今天(4月29日),河南周口王娜娜被冒名上大学事件调查组再次公布了事件的最新调查结果,13名相关责任人受到了处理,其中3人涉嫌违法线索已移交司法机关。(央视网 4月29日)

  13年前,一张被做了手脚的高考录取通知书,让河南周口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子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一个人如愿以偿当老师,一个人被迫无奈选择外出打工。

  高考在公众看来,从考试到录取一直是公平的代言,众多考生因为高考圆了大学梦,甚至通过高考影响了自己一生的命运,然而,对于河南周口王娜娜来说,自己辛苦努力取得的大学资格却被别人冒名顶替,让当事人气愤,也让公众错愕。

  对冒名顶替事件,不能仅仅清退学生了之,而必须由司法机关调查背后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一些冒名案的背后,暴露的是一些权力的滥用和工作的失职,试想,如果学校能够细心保管未领取通知书考生的通知书,招生学校能够严格审查考生相关资料,录取学校能够对学生信息严格把关和筛查,相信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伎俩不会得逞,王娜娜的命运也会就此改写,然而,正是由于一些违法犯罪分子的幕后操纵,相关职能部门的失职,让貌似公平的高考不再公平,也让公众对高考公平产生质疑。

  高考是决定考生命运,决定国家发展前景的选拔人才型考试,其严肃性不容亵渎!作为相关职能部门,应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本着对考生负责的态度,因为一个疏忽和审查的不到位,影响的可能是一个人一生的命运,这是用什么都弥补不了的。(作者: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