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截至8月23日,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已发布2017年中期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在日均净利润总计约4.29亿元,中国移动独占其中的80%。在电信运营商的“三国杀”战局中,虽然中国移动一家独大的格局仍未发生改变,但是通过各家“战绩”和“战略”来看,未来行业隐现出新格局。
8月23日,中国电信发布了2017年中期业绩,其上半年经营收入为人民币1847.18亿元,比去年同期上升4.1%。中国联通港股上市公司(红筹公司)发布的中期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营收达到人民币1241.1亿元,同比增长3.2%。而中国移动依然在三家之中拥有最强的吸金能力,上半年实现营收38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超过了电信与联通的营收之和。
在净利润方面,中国移动更是将前二者远远甩在身后:净利润达到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5%,相当于中国电信与联通利润之和的4倍有余。中国移动的盈利能力是中国电信的5倍、中国联通的26倍。按此计算,中国移动日均赚3.48亿,不到一周时间,就可赚到联通上半年全部的利润。
虽然中国移动一直以行业老大的形象出现在财报中,但是如今的有一些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或许正在改变着行业的格局。
在移动业务方面,三大电信运营商依然在努力地扩大和瓜分4G用户人群。从市场份额来看,中国移动依然规模最大,4G用户数达到5.94亿,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仅为移动的23.4%和25.6%。从增速上来看,中国电信的4G用户增长最快,总人数甚至已经超过中国联通。
不过,需要指出,这是中国移动的4G用户占比首次跌破70%。经历了接近两年的激烈竞争之后,中国移动在4G市场的占比正在缓慢下滑。在2016上半年,中国移动以4.29亿用户,在总计7.24亿的4G市场中占比72.5%,2016年底,这一比例为70.2%。最主要的竞争来自一直以来“最弱势”的中国联通。2017上半年,中国联通4G用户同比增长91.7%,同期,电信、移动4G用户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8.7%、38.5%。
在2013年底4G牌照发放之后,中国联通因战略失误开始进入下滑通道过后,中国联通开始奋起直追,2016年底开始,中国联通又陆续与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新浪、工商银行、饿了么、优酷、滴滴等金融、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定制手机卡”,此类业务以远低于市场价格出售,且大多具备定向免流功能。此类合作手机卡本质上是通过极低的资费吸引消费者,直接带来的影响就是价格的迅速下滑。而且,联通流量单价也在迅速下滑。
事实上,一直处于相对垄断地位的中国移动是最不愿意看到像联通这样样开展类似“价格战”的战略的。对此,一位来自中国移动人士表示,“价格战一打,就谁也停不下来了。”
而随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大量低资费业务问世,直接使得平均流量资费下滑。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价格战一打,往往就停不下来,接下来,ARPU、单价都会不断往下降,这种超低资费、无限流量套餐很可能还会面向老用户推出,三家运营商零和博弈。大部分消费者受益,不过,运营商的市场就更累了,需要吸引消费者使用更多流量,才能保持增长。因此,未来的行业可能不是靠某家“垄断”就可以挣钱的,未来运营商们或许仍会处于放低姿态的竞争状态中。
而对于公司的发展战略,中国移动董事长尚冰表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移动在个人市场、家庭市场、政企市场、新业务市场多方面积极拓展;未来将深入实施“大连接”战略。
中国电信称,上半年着力构筑4G网、物联网、全光网三张精品网,网络优势进一步强化;未来将深度参与5G标准制定和技术试验,积极研究4G向5G演进组网方案,并将在6个城市进行5G网络外场试验。
然而,近日,中国联通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战略合作伙伴,引入投资780亿元。据了解,这一部分将全部用于联通运营公司用于4G、5G和创新业务中。中国联通董事长王晓初介绍,此次混改募集资金最快今年年底可以到位。
对此,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认为,混改资金的注入可以缓解联通在资金方面的压力,可以加速建设4G网络、布局5G,缩短与另外两家运营商的网络覆盖差距。但短期内实现超越并不现实。
但是不可否认是,中国联通的混改一定程度上会给行业带来压力,未来行业的格局能否发生变化,还需关注未来中国联通的发展战略。
(综合自:澎湃新闻网、中国新闻网、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列表